(一)“零点项目”的宗旨
1967年,著名的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为了研究和提高艺术教育创建了“零点项目”。古德曼认为艺术学习应该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认知过程而研究,但是,当时这个领域工作完全被当作“零起点”而开展,于是,“零点项目”由此命名。
作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组,“零点项目”自从1967年创建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儿童、成人和各类组织的学习过程之发展。如今,“零点项目”正致力于在此研究基础上创建反思型和独立型学习者的共同体;促进学习者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发展人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零点项目”的研究课题建立在对人的认知发展过程、艺术及其他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它们把学习者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位置,重视不同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方式差异性,以及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方式上的个体差异性。
(二)“零点项目”的发展阶段
“零点项目”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67~1971年),为奠基阶段。当时比较松散地集合了10~15位研究助理和高级学者。加德纳和大卫·帕金斯(David Perkins)就是其中的两名研究助理。他们定期开会,主要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哲学、心理学和概念上的问题。项目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以认知主义的观点审视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活动如同科学和公共政策等学科那样强烈而复杂地涉及到人的智力过程。因此,在这个时期,认知主义心理学和艺术教育成为“零点项目”的重要关注点之一。这个方面的最终成果是古德曼、帕金斯和加德纳于1972年为联邦教育局(U.S.Office of Education)合作提交的报告《艺术的理解与创作上所必备的基本能力》(Basic Abilities Required for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on in the Arts)。
第二阶段(1971/72~1983年),为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阶段。1971年,古德曼宣布退出“零点项目”工作,并希望帕金斯和加德纳领衔管理“零点项目”工作,开始帕金斯担任“零点项目”的管理职位。1972年,加德纳与帕金斯一起出任“零点项目”的主任,共同带领一个研究小组,主要开展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并继续关注艺术教育问题。这两位国际知名学者在工作中形成了非正式的分工:加德纳和一组同事集中研究发展问题和种群方面;帕金斯和自己的研究小组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成人艺术家和其他成人群体。此外,“零点项目”的研究者们还与其他组织合作,从事艺术之外领域的研究,探讨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以及大脑组织等方面问题。这个期间,“零点项目”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加德纳的名著《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1983)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第三阶段(1983~1993年),为向教育转向阶段。1983年美国教育部发表震撼全美的报告《国家在危机之中》。这项报告促使美国社会对公立教育进行一段较长时期的反省,同时,也引发美国很多大学重视研究教育问题。实际上,“零点项目”一直作为教育研究生院的项目,很多研究人员的研究课题长期涉及教育问题。然而,直到1990年,“零点项目”才有这样的感觉。相比之下,“零点项目”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在1970年之前,关注哲学和概念层面上的研究;1980年之前,主要从事联邦政府资助的心理学项目研究。在第三阶段期间,“零点项目”的研究队伍已经大大扩大,更多人员具有教育学背景而不是心理学背景;而且,较多的研究项目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征。来自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急剧增加。此时,“零点项目”的研究课题逐渐深入到很多学校,包括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多元智能学校”(SUMIT)、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聪明学校”(Smart Schools)以及重视“可信性”(Authentic)教导、学习和评价的学校(ATLAS)等项目。总之,这个时期与过去相比,“零点项目”的规模得到扩大;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研究范围超越了艺术教育领域;并且,通过与很多学校、博物馆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开辟了稳固的应用天地。
第四阶段(1993年至目前)为“零点项目”的成熟期。这个期间,“零点项目”能够做到自筹研究经费。从80年代初以来,“零点项目”经费来源主要是私人基金会,而不像60年代和70年代那样,主要依赖于联邦政府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全国卫生研究所资助。“零点项目”在组织管理上也有新的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核心管理机构。以加德纳为首的项目“发展组”和以帕金斯为首的“认知技能组”改组成既灵活宽松又密切合作的联合体,它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多种联系和安排作为一个粘合性组织。在90年代,“零点项目”多次尝试着组织变革,每次尝试都把“零点项目”向前推进一步。2000年,史蒂夫(Steve Seidel)被推举为“零点项目”的新主任,同年,辛西娅(Cynthia Quense)作为行政主任加盟管理层,与史蒂夫联合执掌“零点项目”。加德纳和帕金斯被授予高级主管的荣誉头衔,并作为“零点项目”的筹划委员会(the Steering Committee)的成员和顾问继续发挥领导作用。由此,“零点项目”在全美乃至全球更加显赫。
(三)“零点项目”的研究范畴
“零点项目”把通晓和提高个体和组织在艺术、人文和科学学科领域的学习、思维和创造力,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零点项目”研究课题范围虽然扩展到各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场所和区域,但是遵从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帮助个体、团体和机构通过学习获得最佳能力”。长期以来,“零点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博物馆和社区。如今,“零点项目”开始探讨如何把研究作为商业领域的应用工具。目前,“零点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探究专业人员取得优秀工作成绩(注:主要指在质量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就)的条件;
◆探究中学和大学跨学科课程的本质,尤其重视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科机构的课程研究;
◆探究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背诵知识;
◆为创造思考文化而设计课堂策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制作课程实施中主要部分的评价方案,以便提高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学习;
◆发展和实施能够记录或证明学生不同能力方面的校内评价标准和程序;
◆整合新技术在促进学习方面的力量;
◆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校外经验和工作任务方面的联系;
◆评价由文化机构通过把艺术家引入学校充当导师、表演者和教师培训者的方式以促进教育发展所做的各种尝试;
◆各种游戏、交互性展示和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等等。
在以上课题的研究方面,“零点项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元智能理论”是这些成果的重要部分,它向人们揭示出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存在着至少八项同等重要的智能形式;教育活动应该促进所有八种思维形式的发展。此外,“零点项目”还提出与“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若干新发现,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描写智能发展轨迹,即儿童在音乐、视觉艺术、数学和其他认知领域应用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学习步骤;
◆发现学生逐渐放弃原有的错误观念或偏差思维方式(例如,地球是平坦的;所有博士都是男的),从而信奉更加复杂性和建构性理解模式的过程;
◆创造评价不同类型学习者思维的评价方法,包括活动项目、文件夹记录和视频文件夹等,这些方法着眼于考察学生灵活而适当地把信息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多种能力,不局限于语言和数学方面;
◆提出“智慧学校”(Smart Schools)的模式,为优质教育提供七项指南,这些指南建立在两个主要原则基础上:第一,学习是个思维结果,学生的良好思维可以学会的;第二,学习应该包括深入的理解,涉及灵活而积极地应用知识;
◆开展思维分布的调查,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考习惯在思维中的主要作用,由此,发展以思维分布为中心的评价技术,关注高水平思维的若干方面,如学生对特地场所应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倾向性和敏感性;
◆为跨学科课程提供培养思维的策略和模式,发展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智力增强。
(四)“零点项目”的课题举要
无论是“零点项目”的研究内容,还是其研究成果,都体现出多元智能理论在“零点项目”的重要地位。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柱之一,应用在“零点项目”的许多课题项目的研究之中。这里简要介绍其中的这些项目。
1.“多元智能学校”(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s)
“多元智能学校”是一项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尽管多元智能理论是建立在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但是,它却在教育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在没有接受“零点项目”人员的任何培训、帮助和实施指导情况下,便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并应用于不同的教育实践之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中的应用途径和产生的影响,“零点项目”于1992年开始了这项研究。研究者对11所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学校的校长进行电话访谈,并对其中的9所学校开展现场调查。初期研究结果表明,多元智能理论有几种方式帮助学校,其中包括:
◆它为教师探讨儿童智力强项和开发课程方面提供一个词汇表;
◆它验证了在教学一线的一些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与多元智能理论十分吻合;
◆它进一步推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而开展的教育发展;
◆它促进学校为不同背景的孩子增加丰富的教育体验。
另外,随着对多元智能学校的深入研究,以上发现将会得到进一步证实,并将提出更多发现。
2.“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Adul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tudy)
“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是“零点项目”与“世界教育公司”之间建立的一项5年合作研究项目(1996年8月~2001年8月)。该项目旨在研究和帮助那些从事提高成年读写能力的教育者工作,致力于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开发和设计成人教育的课程、评价和教学策略。
“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包括四个相互衔接的子项目:成人基础教育(ABE)、通识教育发展测试(GED)、成人高中文凭(AHSD)和成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ESOL)。
“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分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1996~1998年),项目研究人员从新英格兰成人读写能力项目挑选10位教师作为合作研究伙伴,帮助和指导他们从事与多元智能相关的课题研究。双方合作撰写了《多元智能成长:成人多元智能研究资料读物》(MI Grows Up:The AMI Study Sourcebook)。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多元智能理论的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成人读写能力培养中焦点问题、有关成人教育的活动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等。
第二阶段(1999~2000年),“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项目人员和原合作项目的三位指导教师一起与来自美国四个地区(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以及俄亥俄州的哥伦布)的12位教师合作。这12位教师把《多元智能成长:成人多元智能研究资料读物》用于各自的成人教育课堂中,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反馈。
“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的最后阶段工作主要是与更多的成人读写教育的教育者共享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一份“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的教师研究报告集、多元智能视野中成人教育资料目录、以及“成人多元智能的研究”的终期研究报告(www.gse.harvard.edu)。
3.“走进课堂的2004年零点项目”
“走进课堂的2004年零点项目”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如果学生要在当今急剧变化的世界获得成功,那么,他们需要对概念理解得足够深刻,以便应用于变化多端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该项目旨在帮助1~12年级的教师设计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资料,帮助学生发展这种概念性理解。
在“走进课堂的2004年零点项目”中,教师促进学生努力理解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强项;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与学生们共同以多种方式评价学习活动;以及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走进课堂的2004年零点项目”通过定期组织一周的培训班形式,把项目推广到全美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培训班选择了“零点项目”的以下五大研究领域的成果,作为“走进课堂的2004年零点项目”的理论支持:
◆理解性教学的框架:教育者怎样帮助学生把概念灵活地运用在新环境中?“零点项目”研究人员与教育一线教师密切合作,开发“理解性教学的框架”,帮助参与者把这个框架实施于中小学、教育博物馆、社区和其他教育机构中;
◆多元智能:儿童有着不同的技能、兴趣和智能倾向性。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儿童的差异性理解学习上的重要内容?这个主题将帮助讲习班学员学会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教室和学校不仅是信息传输的地方,也是影响学生思维的文化场所。这个主题旨在帮助讲习班学员通过发展学生的那些有利于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思维布局,学会建设课堂和校园的思维文化;
◆作为学习活动的评价:创造和使用学生作业文件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选择性评价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理解?这个主题创造性地把评价作为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来开展;
◆在艺术中和通过艺术学习:制作、感知和反思是在艺术活动中“建立”理解的关键。艺术体验为发展学生有价值的思维技能提供很多机会,从而导致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员将探究如何把艺术活动融入其他课程领域。
以上这些专题培训活动是围绕着以下四个基本问题而开展的:
◆什么是“理解”?它是怎样发展的?
◆教育者如何应用“零点项目”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理解”?
◆教育者如何应用“零点项目”的理念进行自学?
◆教育者如何把自己对“零点项目”理念的理解与他人共享?
培训班组织的会议形式多种多样,包括300人左右的集体大会、10~30人的微型课程班、16人左右的小组研讨会。通常在小组研讨中,项目组研究人员与参加活动的学员比例达到1∶5,有些学员是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为学习研讨增添了多元文化的背景。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切磋中获得了共同提高。
4.“在视觉艺术中的教与学项目(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Visual Arts Project)”
“在视觉艺术中的教与学项目”是一项在两所重视艺术教育的高中所开展的“零点研究项目”。在这两所学校中,教师是艺术家,学生通过在视听艺术方面的试演后入学,学生可以在每周内接受10个小时的视听艺术方面的教学。该项目旨在研究如何使得视听艺术课明白易懂。
艺术在青少年的智力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教育者很少懂得如何积极地开展艺术教育和在艺术教学中设计多种教学方案。“在视觉艺术中的教与学项目”在两年的调查研究中,分析了视听艺术的教学原理,确定精湛的视听艺术课堂上传授的技巧、认知概念和社会观念的类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
研究者录下了两所高中2001~2002年度的35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视听艺术课。这两所高中分别是马萨诸塞州纳提克市的胡桃山艺术学校(Walnut Hill School for the Arts in Natick,Massachusetts)和波士顿市的波士顿艺术学校(Boston Arts Academy)。被研究的课堂包括图画、油画、制陶、图案设计和摄影。研究人员逐个采访了每位教师,询问他们运用何种课堂教学目标和目的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另外,研究者还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采访。
研究者然后对采访记录和录像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教师促使学生认知和社会概念获得发展的意图。最后,研究小组以两种形式体现研究成果:一种是项目的研究报告;另一种是编辑用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录像,展示视听教学的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通过学生的智能强项促进学生发展,显然,“在视觉艺术中的教与学项目”试图发现如何为那些艺术智能强项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5.“好工作项目(The Good Work Project)”
“好工作项目”是由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克来蒙特大学的思克扎特米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和斯坦福大学的威廉·达蒙(Willinm Damon)共同合作研究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项目,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专业人员的信仰和习惯,试图揭示青少年儿童的信仰和习惯与他们对某项领域工作义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年人的信仰和习惯与他们出色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好工作项目”得到了大西洋慈善组织、福特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等十几家非赢利组织机构的资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杰出人物开展了深入的访谈。开始调查的领域是新闻和遗传学两大行业。结果发现这两大行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很多美国新闻记者发现很难完成卓越工作是因为他们的工作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相比之下,大多数遗传学者发现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科学领域和社会要求与期望的目标非常一致。这些成果被写进在2001年出版的《好工作:卓越与道德规范的结合》(Good Work:When Excellence and Ethics Meet)一书中。
当前,这项研究已经扩大到戏剧、高等教育、慈善组织以及法律和医学领域,并由美国扩大到其他国家。
这项研究还有另外七项附加项目,包括一项对专业杰出人员思考力的测验;一项对青少年儿童信仰和习惯方面的领导才能和创造力起源的研究;一项对富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专业人员的研究;一项对学徒的调查,研究他们如何把价值观和观念代代相传一系列对取得卓越成就并受同行推崇的商业领袖案例研究;一项跨学科机构的研究和一个新闻业的旅行课程。
“好工作项目”不仅关注信仰和习惯在各种专业领域成功人士生活中的表现和原因,而且可能对多元智能理论已经发现的八项智能以外的智能形式有所新的认识和突破。
此外,“零点项目”还有与多元智能理论相关的其他研究课题,详细内容可查阅“零点项目”网站(www.pz.harvard.edu)。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零点项目”在中小学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多元智能项目——“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学校”。
转载自《多元智能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