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教学原则。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已提出并实施了这一原则;说它崭新,是因为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教育高峰,一个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难题。
勿庸讳言,在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仍大量存在。每一个学生则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做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以甑别出成绩好和成绩不良的学生。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乍看起来似乎很公平,实际上是把几十个孩子当作一个孩子来教,没有真正承认和面对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怎样发现和对待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怎样真正因材施教呢?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运用最新的脑科学、心理学成果,揭开了学生个别差异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学生的智能倾向、智能组合的不同所导致的学习方式的不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新的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人人都有九种或九种以上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测智能、存在智能等。大多数人的智能都可以发展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因此,建立积极乐观的多元智能智力观、学生观,相信学生个个都有智慧潜能,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认真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情感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同时还认为,虽然人人都有九项或九项以上的智能,但是这些智能会因为不断受先天或后天的影响而启发或关闭,因而九项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智能的组合也是不同的。学生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脑智能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智能组合的不同。这种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都会不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它就像一个人的签名那样有个性,就像一个人的指纹那样独一无二,这是由学生的生理(脑的结构)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因材施教的原因之所在,也是理解智能、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认识起点。
有了因材施教的情感基础和认识起点,就要进行因材施教的准备工作--"识材"--也就是要认识学生的智能组合和独特的学习方式。要做"识材"的伯乐,发现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行学生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表达方式的自由,当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感受、去表达时,他的智能组合及学习方式就能得到相应的展现。教师也就能因此而识材,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最大程度地实施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了。
一、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识材育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让一部分学生受益。如语文教学,教师通常运用语言智能(如读书、分析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常常运用语言智能(如读书、回答问题等方式)学语文,这种主要作用于耳朵的语言学习,只适合一部分善于用耳、用语言智能学习的学生。而一些喜欢用视觉智能(眼睛看)、肢体运作智能(动手操作、实验、表演等)等参与学习的学生,则因为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满足而被摈弃在外。现代的课堂应当关注学生智能的差异,关注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设计开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选择一篇课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它,或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这时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朗诵、默写或改编成诗歌的方式(语言智能),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绘画(视觉空间智能)或作词作曲演唱(音乐智能)的方式,还有些则可能选择与别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人际交往)进行学习……。在这个开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则呈现了学生不同的智能组合和智能强项。这样,教师就能初步识别每一个学生或每一类学生的学习方式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逐步建立学生学习方式档案袋。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创设这样开放的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智能组合和学习方式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大增,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在大班额授课的情况下,也能逐步做到因材施教了。
二、布置自由作业或主题作业,在多样化的学生作业中识材育才
在创设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自由作业,也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类型与学习方式。如学习完一篇课文以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与收获。有的学生可能会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或写一段感想;有的则可能会给课文配一幅或几幅画,做一个小手工作品,或将课文改写成一首诗、改编成一首歌曲……教师在多种多样的作业表达方式中,不仅可以识别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在作业评讲中,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所选择的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的充分肯定,相机加以引导指点,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作业。
此外,每学期适当布置一些专题作业(依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而设计),从学生经历的过程与作品中,也可以管窥出学生认知智能上的强项、弱项及其发展倾向,分析出学生的智力类型、判断事物的能力、想象能力与创新精神等等。学生的专题作业的成果可以以专题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小制作或小工艺品等等。
三、创设主题活动,在开放的大课堂中识材用才: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是识材育才的重要途径。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创设多元智能主题活动,让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原来单纯展示学生运动智能或艺术智能的活动,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启、展示学生多元智能的多元智能体育节或多元智能艺术科技节等主题活动,也可以达到识材育才、因材施教的目的。如多元智能体育节,只要策划科学,它不仅可以成为喜爱体育运动的孩子展示运动技能、技巧、力量、意志的节日,也可以成为喜爱艺术、文学、数学等孩子的节日。喜爱绘画的孩子可以设计会徽,创作可爱的吉祥物,绘出美丽的招贴画,制作独具特色的队旗;喜爱音乐的孩子可以为体育节写词谱曲;喜欢语言创作的孩子,可以为体育节编写口号,采写新闻报道,写诗作文。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孩子则可以在活动过程中采集数学信息,编写数学应用题、制作统计图表或撰写数学小论文……所有的孩子们都可以投身到以体育节为载体的音乐、舞蹈、绘画、语言创作等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仅可以认识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借这开放的大课堂培养、开启和展示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
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学校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校长说,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获奖者。最重要的是给予了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因材施教"就是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智能组合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就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选择--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学习方式方法的自由。当我们正确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就已开始;当我们真正认识、理解、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时,"因材施教"就已经真正进行了。当我们因材施教时,也许更多的金子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彩。